洋船只上,纯以木材卯榫组合的船只,就不如简单粗暴用钉子组合的船只坚固了。
赵朔也不知道这个观点对不对,交代张林和张世杰造船时进行一些试验,看看什么部位用卯榫结构好,什么部位用钉子好。怎么坚固就怎么来,完全不必考虑钉子的成本。
另外,赵朔还发了一道旨意给西都的郭德海,让他现在就开始砍伐黑海沿岸的巨大橡木,为日后造橡木巨船做准备。
刚砍下的木头是不能用来造船的,至少得经过三年的阴干。
现在就得开始未雨绸缪了,到时候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。
另外,赵朔想起了历史上的一个记载。
四百多年后,罗斯人和土耳其人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海战,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亚速海海战。
在这场大战中,土耳其人集中所有的火炮,向罗斯彼得大帝的指挥舰猛轰。结果,这些炮弹刚碰到彼得大帝指挥舰的舰体就被反弹出去,彼得大帝的指挥舰连中数弹,却丝毫没有受损。
原来,这艘战舰是用罗斯沃罗涅日地区的“刺橡木”制成的。这种特殊的橡木表面泛紫黑色,看上去平平常常的,却坚硬似钢铁。
后来,彼得大帝把这种神奇的刺橡树封为国宝,派兵日夜守卫。沃罗涅日市,也因此以俄国“海军的摇篮”的名号载入史册。
这种刺橡木的坚固程度未必就在铁力木之下,开采起来可比铁力木容易多了。
现在到底有没有“沃罗涅日”这个名字,赵朔也不大清楚。
他又写了一封信给术赤,告诉术赤沃罗涅日的大致方位,请术赤帮忙寻找。
当然了,即便只有普通橡木也已经能够造远洋船只了。找到了这种神奇的“刺橡木”只能算是锦上添花,找不着也没关系。
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,眨眼间就是十个月之后。
张林被任命为海军正红旗万户,张世杰被任命为海军正红旗第一千户。
现在这个万户是不满员的。
赵朔将张林所在的那个千户,从汉军镶黑旗中抽调出来,作为海军正红旗的骨干。
然后允许张林从山东沿海渔民中招兵四千,进行操练。
船厂也开始组建起来,赵朔暂时定下了三千工匠的名额。
这些船厂的工匠和赵朔其他工坊内的工匠的待遇等同。他们不但待遇颇佳,而且有了发明创造会给予重赏。
这个船厂也是张林主管,开始仿造荷兰远洋船只。
第四批的三十万移民已经出发,他们将前往遥远的西罗斯和南亚地区。
赵朔的汉军八旗开始扩军,新设了汉军正红旗第二万户,汉军正蓝旗第二万户。
毕竟,山东河北有一千五百万子民呢,八万野战军确实不够多。赵朔也不着急,先扩军两万,让汉军八旗的总人数达到十万再说。
这十个月的时间,窝阔台开始巡视草原,大加赏赐,或明或暗地增强自己的权威。
他酗酒的毛病依旧没改。铁木真去世前,要他每月饱饮不超过三次。察合台不放心窝阔台,临回封国之前特意留下了一个监酒官,专门监督窝阔台执行铁木真的遗旨。不过结果嘛,只能说呵呵了。
察合台离得太远,也只能无可奈何。
再说了,察合台的封国刚刚建立没多久,国内政务千头万绪,也着实顾不了那么多。
术赤倒是不忙,他身体不怎么好,将封国内的军政大事,交由长子斡儿答负责,次子拔都辅佐。
拖雷没有回波斯,一直留在蒙古草原上。表面上他和窝阔台兄友弟恭,暗地里不知多少争斗。
哈撒儿去世了。
他的一切,由三个儿子也苦、脱忽、移相哥平分了。
总而言之,在这十个多月的时间里,包括赵朔在内的蒙古诸部,都在处理内政,整个世界一片和平。
事实上,自从成吉思汗去世后,整个世界已经维持了大体两年的和平了。
金国新都汴梁城,皇宫内。
现在金国的皇帝,已经不是金宣宗完颜珣了,而是他的三子完颜守绪。
“……日上花梢,莺穿柳带,犹压香衾卧。暖酥消、腻云亸,终日厌厌倦梳裹……向鸡窗,只与蛮笺象管,拘束教吟课。镇相随、莫抛躲,针线闲拈伴伊坐。和我,免使年少,光阴虚过……”
丝竹之声,婉转悠扬。佳人歌喉,娇俏甜润。
今日是金国皇帝完颜守绪的寿辰,他将朝中主要文武官员召集至此,一边饮酒作乐,一边观赏八十八名美人的轻歌曼舞,共享太平盛世。
当初成吉思汗率领数十万大军西征归来,是何等的威风赫赫?金国君臣简直都要吓尿了。
结果,成吉思汗没有打金国,而是休整一年后,率先攻打的夏国。
夏国覆灭后,成吉思汗又死了。
从那以后,蒙古不动刀兵两年之久,金国贵人们又可以纵情享乐了,这不是太平盛世是什么?
当然了
第170章 天下诸国的皮,又痒痒了!(2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